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陵是中華兒女共同敬仰的圣地。做好黃帝陵的整修和保護工作,對弘揚中華文化,激勵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黃帝陵的標志性建筑——軒轅殿。 黃帝陵軒轅殿又名黃帝陵祭祀大殿,是黃帝陵的標志性建筑。大殿于2004年落成。占地一萬平米的軒轅殿由36根圓形石柱圍合成方形空間,其上為巨型覆斗屋頂,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藍天、白云、陽光直接映入殿內,四面青山透過列柱歷歷在望,整個空間顯得恢宏神圣、莊嚴肅穆。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華夏所所長高朝君說:“尤其有特點的是這個36根中空的石柱,沒有做任何的雕飾,只是運用原有的石材表面的一些肌理的處理和自然面的選用,來達到莊重古樸的效果。地面上我們又是用這個青紅白黑和黃五色的青石,按照東南西北中來進行鋪砌,象征中國傳統的這個五色土,也是體現炎黃恩澤華夏大地的這個立意。” 參與整個祭祀大殿設計的高朝君所長告訴記者,黃帝陵祭祀大殿是一組國家級的祭祀建筑工程。位于原軒轅廟廟院以北沿中軸線直到鳳凰嶺山麓下,整體設計體現出炎黃子孫精神家園的圣地感。 如今每年的清明節,這座黃帝陵祭祀大殿都成為海內外華夏兒女公祭軒轅黃帝的主要場所。人們在這里共同緬懷黃帝的豐功偉績,表達著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祝愿。 高朝君說:“通過黃帝陵的整修工程,也是體現我們這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凝聚整個華夏民族的凝聚力,使炎黃子孫每年祭祀的時候都有精神故鄉、歸屬感。” 來源:陜西廣播電視臺 |